经开区法院试点构建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联动机制 |
时间:2022-09-06 20:33:15 来源: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
|
为有效降低经开区经营异常企业户数,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及时释放生产要素,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今年以来,经开区法院联合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率先开展针对“长期处于吊销未注销状态企业”的公益强制清算试点工作。 今年7月4日,经开区法院裁定受理江苏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常州康达利电器有限公司的强制清算申请,并指定江苏源博律师事务所组成清算组。 经开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
唐凯:这家企业它是一个电器公,根据我们从市场监管局获取的信息,它是一个注册资本已经实缴的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的老板年纪大了,年事已高,他没有办法再继续经营下去了,所以这家企业他一直是闲置在那边。经过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以后,它属于一个吊销未注销的企业,属于一个经营异常状态,对于这种经营异常状态的企业,按照我们营商环境的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8月16日,清算组向经开区法院提交清算报告,要求终结康达利公司的强制清算程序。 经开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
唐凯:因为我们经开法院建立了一个网格体系,每一个法官都负责一片网格,通过当地的网格法官,我们到当地的村委实地走访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三块,我们与我们的多部门协同联动,与税务部门进行联动,我们的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联动获取这个企业是不是欠税,是不是欠社保。 经调查,康达利公司没有欠缴社保、欠付工资的情况,同时也已经没有任何财产,最终,公司登记机关依清算组的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汤永忠: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后,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停止经营活动,依法组织清算,自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之内由清算组依法申请注销,但是由于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往往不履行应尽的清算注销义务,导致一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的吊销未注销企业,初步估算一下,我们现在吊销未注销的企业,占到我们现在在实际在业的企业比例是1:3.3 针对此现状,经开区法院联合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探索经营异常企业市场化退出联动机制,对长期处于吊销未注销状态的企业进行公益强制清算。 经开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
唐凯:公益强制清算这个工作,我们经开法院在常州市是第一家进行试点,同时也弥补了一个空白。从7月份开始到8月份,我们总共花费了40天时间,我们一共清理注销了35家长期吊销未注销的、经营异常状态的企业。 下一步,经开区法院与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加强沟通协调、总结合作经验,推动已建立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落地生根,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含金量,助力常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