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个国人的骨髓。家风正、民风淳、党风兴、政风清。上周,由区纪委、妇联和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的“好家规、好家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而随着十佳清廉家规家训评选出炉的同时,也在传承和发扬着武进的清廉风尚。来看今天的新观察《家规家训:唱响“廉洁家风”主旋律》。
周芳是区农业局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在这次的家规家训评选中,他们家的家规家训被评为武进十佳清廉家规家训之一。“心静如水,人淡如菊,勤勤恳恳做老实人;世情练达,清雅如竹,干干净净做本分事”——这32字的家规家训,来自周芳的爷爷,一名老共产员。
周芳:觉得他们老一代人的思想境界特别纯粹,他对我们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周芳爷爷 周林正:希望我的后代把家里的传统传承下去,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做人要忠诚、诚恳,讲信用。
在武进十佳清廉家规家训的评选中,不仅有像周芳一样的普通机关公务员,还有来自企业、基层的参与者。梅启昌来自湖北荆州,三年前来武进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做起,成长为企业的工程师。在这次的家规家训评选中,梅启昌积极参与,爷爷曾经告诉他八个字——“勤快做事,清白做人”,这八个字也成为梅启昌谨记在心的家规家训。不看似简单的家规家训,在梅启昌看来,却是一生的财富。管在他哪里,他都不忘初心,坚守信念。
梅启昌:做事要勤快,做人要清白,特别是出来在外面,不能偷懒,也不能耍太多心眼,吃亏是福。爷爷以前在村里是干部,以前他们出去吃饭,都是带饼带吃的,从来不在村里吃饭或其他的,小时候就是这么教导我们的。
和周芳、梅启昌父辈传承有所不同,横山桥镇岳晓峰的家规家训来自于世代相传。岳晓峰是抗金名将岳飞的第31世孙,“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不患天下不太平”是岳晓峰的家规家训,也是岳家祠堂内众多岳氏子弟共同遵守的祖训。
岳晓峰:当武官要不惜命,当文官要不爱钱,对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都有意义的。对普通人来说,文官武官我们做不了那么大的官,但是你该拿的钱要拿,不该拿的钱不能拿,我认为是普通人要做的。
无论是父辈的口口相传,还是家族传承、成文的家规家训,都是指导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今年六月起,区纪委联合妇联、武进区广播电视台在全区范围内征集清廉家规家训,挖掘带有“廉”元素的家规家训,挖掘好家规家训背后的廉政故事。
征集活动在“微武进”和“武进清风”两大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区征集,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收到家规家训500多条,经过整理审核,20条清廉家规家训入围。而随之开展的网络评选活动,更是吸引了15万人次参与投票。以评选活动为媒介,“清廉”主题得到更多关注,在更广的范围内弘扬清廉风尚。
区纪委 宣教室主任 夏惠芬: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就是想通过“以家风带民风、清政风正党风”, 让大家接受一次家规家训引导下的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党风廉政教育。从而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唱响“廉洁家风”主旋律、凝聚“廉洁家风”正能量、树立“廉洁家风”新风尚。
9月1日,我区举行武进十佳清廉家规家训颁奖活动。颁奖活动中,区纪委为王建新、戴安民等获选十佳清廉家规家训的家庭颁发了铭刻着家规家训的铭牌。以“家风”促“作风”,以家风建“新风”,四个家庭代表也登上舞台,现场分享了各自的家规家训,从家国天下,到为人处世,到后代传承,更结合了当下“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阳湖精神。
钱琳:我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在工作中,家风家训时刻鼓励着我,引导着我,我在我的教学中,也把它带入了我的班级中,教我的每一位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向上向善的人。
岳氏家族岳飞第31世孙--岳晓峰的家规家训是:“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不患天下不太平”。印尼华人戴安民在印尼捐助过敬老院,资助过素不相识的学子们,回到家乡,他连续六年在省前中设立侨爱安民助学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条家规家训都凝聚着先人对后辈的期望,值得我们在漫漫人生中细细品味。
观众 许芸:家规家训对于每个家庭来说,现在我们这么重视教育的前提下,我们的孩子也在一代代成长,我们也是处于承上启下的过程中,应该要把家规家训好好传扬继承下去。
组织推选、社会征集、网络评选、活动颁奖,通过家规家训的评选,构筑清廉政风,和谐社会的主题不断得到深化。
副市长 区委书记 史志军 :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头建设良好家风,既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又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以良好家风来促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子罕以不贪为宝,包拯以清廉传家,千百年来,清正廉洁被无数家庭奉为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留传子孙的宝贵财富,树立清廉家风,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更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立家规家训,传廉洁家风,更应成为全社会弘扬的优秀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