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四大战役内容之一。我区以高新区、西太湖等重点园区为试点,以多规融合为引领,产城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更是成功入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未来武进将围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开发支撑能力、提升宜居宜业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四项重点任务,绘就发展新图景。
产城融合,关键在于优化布局结构,推进互通互融。定位为城区副中心的高新区,将全力推进“一城、一市、一区”建设。“一城”,即聚焦科教城创新资源,将毗邻科教城东部片区的区域规划为创新发展重点区域,与常州科教城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一市”,即增强南夏墅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南夏墅城市副中心的居住功能和商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口、产业、空间的深度融合;“一区”,即提升北区城市品质,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城市功能,在做强传统商贸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培训、教育等现代人力资源产业。
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罗文祥:作为列入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板块,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将按照“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人气集聚”的要求,优化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产城人有机融合、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滨湖新城。通过石墨烯、医疗健康、互联网、影视文化等产业的打造,提升竞争力和知名度;同时,全面实施“四规合一”,推进道路交通、绿地系统、给排水、环卫等专项规划融合,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良好商业服务环境。
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 刘志峰:产城融合 我们一方面做好我们的产业 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产业跟人才的支撑 第二方面我们从西太湖的片区提出三区融合三产融合 三个区域分别按照三次产业不同的布局 形成三区联动 三产互动 总的通过产业城市的互动 以产带城 以城促产 生态宜居的总体生态融合
去年8月,我区编制了武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开发支撑能力、提升宜居宜业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四大重点任务。并从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区管理机制、生态保护机制等六个方面加强体制机制保障。
今年,我区又将产城融合纳入新的“四大战役”,确立了“一中心、三片区”的发展框架。按照中心镇、镇园联动融合发展、特色镇等多种模式,以新的资源组合方式、新的规划建设方式、新的产业生成方式,有效融合开发区的平台政策优势和乡镇腹地广阔优势,推行一区多园、共融发展,探索培育一批业态鲜明、产业高端、创新活跃、文化独特、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
区委党校 老师 陆茹英:产城融合的目标就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来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端高效与城市功能的宜居宜业相互契合。武进本身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现在关键是要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来改造传统产业。
区委常委 副区长 陆秋明:产城融合发展我觉得是原来苏南模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深化和提升。使得我们武进的整个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得到均衡布局。资源能够进一步集聚,把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对于武进老百姓来讲,环境会变得更美、生态会变得更好、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会更大,也满足创新创业的载体要求。以产兴城,关键在于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链建设,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以城促产,可以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提升区域发展面貌,全力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在“以产兴城,产城并进”理念的指导下,一个“城乡一体,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已经在武进大地展露现实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