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丁国平身患小儿麻痹,但他靠着养猪的微薄收入先后资助了4名大学生、1名高中生、2名初中生,被称为最可爱的“猪倌”。现在,虽然他的猪舍被拆,但丁国平的助学之路,依旧在延续。
再次见到丁国平时他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到靖江帮人养猪。2016年底,为配合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他的猪舍被拆。还在没有了收入,需要再谋生计的时候,丁国平就早已规划好了下一步的助学之路。
丁国平:一部分留给家庭养老,因为家庭一点收入都没有,到后来就越来越少记者:另外一部分丁国平:还是要(助学),给他们留好的,还有(三个),一个高中,两个大学,一个大一,一个大二,一个高一
65岁的丁国平得过小儿麻痹症,右手右脚落下残疾。2003年他开始养猪,但赚钱不多。2008年,丁国平偶然间从报纸上看到邹区特困生高旭东的报道,便主动和小高结成了帮困对子。他另外打了一份工,帮助小高完成了大学的学业。
丁国平:听见村里要有人送报纸的,然后跟书记一说,他说好的,你适应的,就送送报纸,拿送报纸的钱去帮他,四年也要一万多块,那个时候还是秘密的,别人不知道我资助大学生,根本没人知道
之后,丁国平又陆续资助了6名学生,十来年里养猪的5万多元收入,基本上都做了助学金。而丁国平对自己确实无比吝啬,不仅没创下什么家当,15年来更是没买过新衣服,这让上门拜访的受助学生也感觉震惊。
受助学子 高旭东:想象中的印象,条件不好至少也可能是穿了西装,或者至少也是养尊处优这样一个人,但我见到他的时候,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当时我见到他,他就穿了这样一件很普通的衣服,身上还比较脏,然后我到他住的地方看,我当时就感到震惊了, 震惊之后就感觉心里面特别酸
现在,即将启程的丁国平还想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他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退休”之前帮助10个学生,争取十全十美。而这种助学精神,必将在常武大地,传承发扬。
丁国平:雷锋说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我也说过的,做一次公益活动,就等于是健康的源泉,完成一个小孩的学业任务,延续生命的希望
受助学子 高旭东:这种善行、这种行为能够感染到我,我希望能够把这种行为传承下去,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好的美德,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这个点发散到更大的面
【编后】捐资助学是爱心的表达,是社会正能量的弘扬和释放,希望丁国平的事迹,能像一颗爱心的种子,在你我心间生根、发芽,也让慈善助学美德传播更广、汇聚人间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