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集装箱成为遥观镇独树一帜的“名片”。从默默起步到铸就辉煌,再到穿越行业低谷,新华昌集团的航程堪称一部起伏跌宕的奋斗史诗。今天我们就来对话新华昌集团掌舵人之一单兴海,探寻他如何以卓越洞见,引领新华昌这艘巨轮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精准驭航、破浪前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通过远洋货轮漂洋过海奔赴世界各地。当时,在遥观电配厂当主办会计的单兴海和创业伙伴潘传荣、周全法,敏锐捕捉到外贸激增背后的物流变革,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投身集装箱制造业赛道,在时代浪潮中按下新华昌创业的“启动键”。 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董事长
单兴海
1988年的8月12号,中国船级社给我们发了集装箱的样箱证书,证明我们有生产集装箱的资质,我们是全中国第5家生产集装箱的企业,是全中国乡镇企业第1家生产集装箱的企业。 但之后,随着全国集装箱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行业陷入“僧多粥少”的困境。2002年,在企业转制的关键节点上,单兴海与合伙人并未陷入被动,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以破局者的胆识提出“向海而生”战略,在宁波北仑开设第一家分厂。 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董事长
单兴海
从打桩到投产只花了6个多月。(2003年)3月底到4月初,集装箱市场复苏了,我们今天箱子一出来,明天好多客户就赶到宁波去要我们的订单,订单一下子就供不应求。 依托港口战略,如今,新华昌已在惠州、青岛、天津、嘉善等沿海核心港口完成深度布局,成功跻身行业全球前三,年产能达80万只集装箱,产品矩阵覆盖标准箱、特种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全品类,产品出口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超1220万只新华昌集装箱驰骋于世界各大航运网络,成为链接世界贸易的“钢铁纽带”。新华昌与武进共生共荣,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印证了苏南模式从“制造崛起”到“价值引领”的时代跃迁。 常州新华昌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董事长
单兴海
我们武进来讲,有一批老传统的民营企业家,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更有一批优秀的年轻的企业家,也有一批外来的投资者,证明我们这个地方后面还是潜力无穷,发展还是可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