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苏在挑大梁上要把握好“四个着力点”,既是方向也是使命,既是目标也是路径。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在刚刚举行的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明确了下半年重点做好四个“聚力”,以实干实绩为常州和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力产业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硬核支撑”。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用好常州科教城、龙城实验室资源,携手中以常州创新园、南大未来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加快武高新、西太湖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和科创资源汇集。勇攀产业创新“高峰”。以项目“双进”为抓手,深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培育新兴产业增量;厚植未来产业根基,力争在新型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第三代半导体等“新蓝海”形成武进产业高增长的下一个“爆点”。构筑融合创新“高原”。加快构建“链主企业领衔、科研院所支撑、链上企业协同、科创人才荟萃”的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创新领军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金字塔形”培育梯队。 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构建“大改革”工作格局。聚焦42项重点改革项目,以“专班+清单”模式高效推进,年内确保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闭环;国企改革聚焦“实体化、市场化、集团化、混合化、法人化”的目标加快推进;“三个更新”,确保建成农民自建区4个、完成村庄原域农房集中提升试点6个,城中村自主更新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推动深层次对外开放,确保全年外资到账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 聚力落实重大战略,扛起现代化建设“更强担当”。 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广泛征集民意,系统谋划武进“十五五”规划战略目标、发展思路、重点举措、功能布局。深度融入区域一体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用足用好武进(上海、深圳)国际创新中心,力争更多实质性项目、标志性成果落地。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全力攻坚太湖综合治理。 聚力探索共同富裕,绘就高品质生活“幸福画卷”。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全区城乡环境大整治,结合土地二轮延包、城中村改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发展机遇,推动全域环境显著改善。深化“强村公司”建设,力争年内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家。多措并举提振消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纵深实施医疗体制机制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