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烟波浩渺处,雪堰镇这片曾以传统产业与静谧田园闻名的土地,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韵律奏响发展新篇。当智能制造的精密齿轮开始转动,当水墨江南的粉墙黛瓦在创新中重生,当小而美的景点与湖光山色激情碰撞,一幅“产业兴、乡村美、文旅旺”的协奏画卷,正在太湖之滨徐徐展开。
走进雪堰镇的江苏武蕾智能制造产业园,热浪与发展热潮交织涌动,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们挥汗如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江苏武蕾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正东:我们在6月下旬取得了施工许可证,预计工期365天,到2026年6月底竣工,年底前投产。
作为2007年撤并后划归雪堰的区域,雪堰镇西片虽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但企业业态老旧、基础设施薄弱、住房供需失衡等问题,一度制约着片区发展。西片以武蕾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核心推进园区更新,有效盘活存量低效资源,为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2022年,江苏武蕾机械积极响应“危污乱散低”整治提升行动;2024年,新项目方招引城川机械入驻,预计年产值6000万元;2025年,启动武蕾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3月入库区重点项目。
江苏武蕾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正东:围绕新能源、智能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招引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人才型优质项目。园区整体达产后,预计年产值5个亿,税收1000多万。
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加快项目引建,注重盘活存量资源,全面摸排空置园区、闲置楼宇、低效用地等资源,实现“腾笼换凤”“二次创业”。园区更新不仅推动了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新兴产业转型,还将吸引更多高端项目和人才集聚,为城乡融合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带动区域就业和经济增长。武蕾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配备现代化生产设施及光伏、储能系统;二期项目将对部分地块进行收回重供,用作园区配套、科技孵化器。
雪堰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 黄超:围绕双进目标,充分挖掘了一批项目资源,摸排了一批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存量闲置资源,专班化、全过程跟踪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及时解决招商项目从落地开建到竣工投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视线转向雪东村,一场关于“家”的静美革命正在发生。雪东农民自建区项目,摒弃了“千村一面”的复制模式,尊重村民意愿,深植地域文化基因,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村民主体、风貌协调、配套完善”的农房更新之路。即将建成的自建区内,不时有村民前来看进度,漫步其间,40套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错落有致,道路系统则分为主路、组团路与消防通道,确保了通行与安全,同时,配套108个室外停车位。
雪堰镇雪东村村民 吴坚:抽到391那个位置,在自建区最后一排第二个人家。装修风格总归是按照全家的想法,村委给我们这样优秀的环境,我们肯定要弄好它。
长期以来,农村宅基地使用有着严格的地域限制。按照传统政策,宅基地审批通常限定在本村集体内部,跨组建房都属特例,更不用说跨村申请。在区相关部门指导下,雪东村在充分保障本组、本村农户建房需求后,允许全镇范围内符合“一户一宅”条件的村民申请使用雪东村集中规划的自建区宅基地,破解村域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建房意愿不一致、制度限制不畅通等瓶颈问题。
雪堰镇雪东村党总支书记 董庆:我们村里的老百姓分完后还剩下九套房子,那么我们就扩大范围,镇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员共同来参与,也来享受老百姓自筹自建的项目当中。
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要构建“大改革”工作格局,“三个更新”要坚持试点先行、走好群众路线、吸收先进经验、跑通各类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为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雪堰镇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分别在雪堰(东)、潘家(中)和漕桥(西)3个片区推动自建区试点探索。作为全区首个农民“自筹自建、异地新建”的自建区,雪东村还积极探索完善“农转用”资金管理制度机制,为服务农民自建区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雪堰镇雪东村党总支书记 董庆:咱老百姓来造房子,资金要统一管理,我们就成立了自建区理事会,成立了账户。这个钱不能交到我们村委,所以资金专门打到专用账户上。理事会成员同意以后,打给施工方。
园区更新激活产业动能,农房更新优化生活品质,文旅更新点亮振兴梦想。走进土播营数字农旅园,各处野花散发香气,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园内玩耍。而在园区正中,两只土拨鼠憨态可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土播营数字农旅园负责人 徐田:土播营里面,有土播家游客驿站、体验中心、乡村小酒馆,还有青春露营地,还有田乐园菜地认养土拨鼠乐园啊。我们结合这个土拨鼠打造的一个IP,同时,我们还有播客交流学习的中心。
面向游客,园区以31.8亩核心区域为载体,将农业场景转化为旅游资源,把民族文化、潮流音乐融入休闲体验,精心设计多元体验场景。作为以数字电商技术为驱动的创新型园区,土播营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数字流量推广引擎”+“场景融合IP”+“播客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建成数字电商运营中心、水蜜桃直播基地等功能性平台,引入腾讯微信视频号MCN、淘宝村播直播基地等头部资源,通过“村民直播间+户外直播点”的立体布局,让村民直接参与直播带货,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云端”的无缝衔接。
土播营数字农旅园负责人 徐田:培训计划大概是500名村播,主要渠道与在常的高校进行合作。主要的来源是在常高校的大学生,农业局、妇联、团委、工会推荐的新农人以及妇女创业者。
从武蕾产业园的“智造之光”照亮产业升级之路,到雪东村农房更新的“水墨新篇”重塑诗意栖居,再到文旅“繁星”景点引爆全域热潮,雪堰镇以“三新”为笔,饱蘸创新与实干之墨,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澎湃的活力,拥抱无限可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