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二十载·薪火永相传 戴雨悠:从受助学子到AI教育创业者 |
时间:2025-07-14 23:00:14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
|
金榜题名时,有人欢喜有人忧。2011年,手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戴雨悠,却因6000元学费陷入困境。幸运的是,“圆梦行动”的助学金和资助人父亲般的关怀,不仅为她打开了大学校门,更点亮了她的人生。如今,当年的受助女孩已成长为助人者。来看系列报道《圆梦二十载·薪火永相传》。 记者见到戴雨悠时,她正在邹区街上一家托管机构忙碌着。两年前,她敏锐捕捉到“双减”政策与AI技术浪潮的交汇点,创办了这家AI教育机构。面对乡镇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她计划通过AI技术为乡村学子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2011年圆梦学子
戴雨悠:我本身也比较热爱教育这个事业,平时通过我们的引导,培养他们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一个育的作用,我觉得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时间回溯到2011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抵达时,戴雨悠一家却笼罩在愁云之中。母亲常年抱病,父亲早已离去,每年6000多元的学费如同不可逾越的高山。“圆梦行动”助学金的到来,如雪中送炭,叩开了她求知的大门。 2011年圆梦学子
戴雨悠:不仅让我能够顺利求学,而且在我的生活上、精神上、学习上都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和支持,尤其资助我的对象,章程医生就跟爸爸一样,对我们关心照顾。 研究生。硕士毕业后,戴雨悠放弃南京的稳定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常州邹区。 2011年圆梦学子
戴雨悠:圆梦行动开展二十年之际,我由衷想和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它把爱心的种子一代一代接力传播下去,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都希望将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记者感言:“圆梦行动”最动人的回响 回访戴雨悠,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寒门学子逆袭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感恩、责任与传承的生动教材。从象牙塔到乡村课堂,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她选择的不仅是创业的道路,更是用行动“照亮”更多乡村孩子未来的公益之路。戴雨悠的转身,也是“圆梦行动”最动人的回响。
|
|
|